-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孔煒和付毅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發新型抗動脈粥樣硬化疫苗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2年12月25日 來源: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
編輯推薦:
202 2 年1 2 月 23 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 孔煒 教授 和付毅研究員 團隊 ,在 心血管領域權威期刊 《 Circ ulation 》 在線 發表了題為 “ Peptide Vaccine Against ADAMTS-7 Ameliorates Atherosclerosis and Postinjury Neointima Hyperplasia ”的研究論文, 研發 了 降脂非依賴的 靶向 金屬蛋白酶ADAMTS - 7 的新型抗動脈粥樣硬化疫苗
2022年12月23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孔煒教授和付毅研究員團隊,在心血管領域權威期刊《Circulation》在線發表了題為“Peptide Vaccine Against ADAMTS-7 Ameliorates Atherosclerosis and Postinjury Neointima Hyperplasia”的研究論文,研發了降脂非依賴的靶向金屬蛋白酶ADAMTS-7的新型抗動脈粥樣硬化疫苗。
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的首要死因,而超過60%的心血管死亡事件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目前臨床上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主要依賴降血脂和晚期血管內支架。然而,降脂僅緩解不到1/3的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急性心血管事件;而支架植入存在再狹窄和支架內血栓形成的風險。是否有其他的新干預策略?金屬蛋白酶ADAMTS-7是孔煒教授課題組克隆并發現的一個新的致動脈粥樣硬化基因,ADAMTS-7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的特異底物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及其相關的再狹窄的病變。因此,ADAMTS-7是一個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靶點。該研究利用短肽疫苗的策略,通過B細胞抗原表位預測和小鼠動脈再狹窄模型的功能驗證,篩選得到1個有效疫苗肽段,通過與鑰匙藍蛋白KLH偶聯,輔以氫氧化鋁,構成抗ADAMTS-7的短肽疫苗(ATS7vac)。在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中,無論是造模前預先皮下免疫,還是造模后在病程中給予ATS7vac,均可在不影響血脂的基礎上有效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說明ATS7vac具有降脂非依賴的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作用;而在巴馬小型豬冠脈支架植入模型中,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發現預先通過皮下免疫ATS7vac,可顯著減少支架植入后再狹窄。同時,在免疫后的動物中還排除了疫苗誘發的造血系統和主要臟器的免疫損害。進一步,該研究分離純化免疫后巴馬豬產生的多克隆抗體,發現該抗體特異識別ADAMTS-7的酶活性結構域,而不識別其他ADAMTS成員;并且免疫產生的多克隆抗體可有效抑制ADAMTS-7的酶活性,即抑制ADAMTS-7對基質蛋白COMP的降解減輕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而抑制ADAMTS-7對基質蛋白TSP-1的降解促進內皮的修復。多克隆抗體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的雙重作用,也進一步提示ATS7vac不僅是一個不依賴降脂的抗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再狹窄病變的新型疫苗,并且還可能規避目前臨床藥物涂層支架導致的血栓風險。
慢病疫苗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非常具有臨床轉化前景的針對非感染性疾病的干預策略。與單抗藥物相比,其具有給藥次數少,患者依從性高以及成本低的潛在優點,F有針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疫苗研發主要集中于降脂的靶點。該研究研發的ATS7vac以血管本身的重構病變為靶點,是現有臨床上降脂為主的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策略的有效補充。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生理學專業馬子涵博士和毛晨峰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孔煒教授和付毅研究員,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鄭金剛主任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內科廖玉華主任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還得到北京大學王憲教授、尹艷慧研究員,浙江大學徐清波教授和紐約大學醫學院Chuanju Liu教授等的支持與幫助。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經費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1516
自慰女孩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