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動物研究所鄭愛華研究組開發蚊子攜帶疫苗用于野生動物免疫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2年12月24日 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編輯推薦:
75%的新發和再發傳染病來自于野生動物,但因為自然疫源地的存在而無法徹底清除。如果能將野生動物宿主免疫,可以從源頭阻斷病毒的傳播。但實現這一目標面臨的挑戰是疫苗的選擇和遞送手段。
75%的新發和再發傳染病來自于野生動物,但因為自然疫源地的存在而無法徹底清除。如果能將野生動物宿主免疫,可以從源頭阻斷病毒的傳播。但實現這一目標面臨的挑戰是疫苗的選擇和遞送手段。
本研究組重點關注登革和寨卡等蚊媒黃病毒的傳播機制。前期深入研究了一類只感染蚊子的昆蟲特異黃病毒的傳播和跨種傳播機制(PNAS, 2022)。昆蟲特異黃病毒跟登革寨卡等蚊媒黃病毒非常相似,卻只能感染蚊子,不能感染任何脊椎動物,因此非常適合開發成疫苗載體。
本研究中我們以昆蟲特異黃病毒朝陽病毒(Chaoyang virus, CYV)為載體,通過替換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囊膜蛋白構建了CYV-ZIKV嵌合病毒。CYV-ZIKV只能在蚊子和蚊子細胞里復制,不能感染任何脊椎動物。通過腹腔注射小鼠,CYV-ZIKV可以誘導強烈持久的免疫反應。接下來我們發現CYV-ZIKV感染蚊子后可以高效的進入蚊子的唾液,這就為通過蚊子叮咬免疫野生動物提供了可能。登革、寨卡、黃熱病和基孔肯亞熱都是埃及伊蚊傳播的病毒病,其宿主都是非人靈長類。這類宿主種群小、群居、壽命長、繁殖率低,非常適合群體免疫。
接著進行了安全性研究。CYV-ZIKV具有很高的遺傳穩定性,可以高效的感染埃及伊蚊,但是卻無法通過水平和垂直傳播感染其它蚊子。在使用X光照射蚊子使其不育后,CYV-ZIKV就被限制在釋放的蚊子體內,無法溢出到環境中,從而保證其生態安全性。
我們以小鼠為模型,用感染了CYV-ZIKV的埃及伊蚊,叮咬小鼠兩到三次,每次10-20只蚊子,可以誘導強烈的體液免疫反應,并持續至少5個月。用三種不同寨卡病毒毒株攻毒,均可以有效保護。而且接受蚊子免疫的小鼠在攻毒后,無法再將寨卡病毒傳給蚊子。從而從原理上實現了通過蚊子叮咬免疫脊椎動物,阻斷病毒從宿主向媒介的傳播,從而切斷病毒的傳播鏈的驗證。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將會用攜帶這種疫苗的蚊子去叮咬野生動物,從而使自然疫源地的動物獲得免疫,阻斷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環,達到避免病毒向人類社會的外溢,從源頭控制新發傳染病。另外蚊子攜帶的疫苗也可以用于對瀕危動物的免疫,保護他們免受傳染病的危害。
該研究于2022年12月以 “Suppression of flavivirus transmission from animal hosts to mosquitoes with a mosquito-delivered vaccine”為題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407-x)。本文第一作者是中科院動物所溫丹和丁利民博士,通訊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鄭愛華研究員。該研究得到了基金委重大項目等支持。
圖:CYV-ZIKV免疫小鼠后可以阻斷寨卡病毒從小鼠傳播到埃及伊蚊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