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
17年非典一役,敢醫敢言讓鐘南山家喻戶曉,也贏得了公眾的信任。2020年他作為院士,作為國士,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憑借拼搏毅力,走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沿。 鐘南山領銜發表新論文: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超三周 鐘南山院士團隊:從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離出病毒 鐘南山團隊:咽漱液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準確率高于鼻拭子
王振義
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等人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他們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由此他榮獲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約七百萬,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李蘭娟
72歲的李蘭娟是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的帶頭人,疫情暴發后即刻奔赴一線,而且她也提出了扭轉局勢的“武漢封城”策略,這一策略的提出,幾乎成為整場戰疫的轉折點,后來在全世界面臨危機的時候,被廣泛效仿。 李蘭娟院士團隊重大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李蘭娟新發論文:新冠病毒出現能夠切實影響致病性的突變 李蘭娟最新論文:深入研究病毒載量和抗體反應
莊小威
今年8月,來自哈佛大學的莊小威團隊打開了染色體研究的新大門,他們開發一種新成像方法打破“糾結染色體是什么形狀”的思維定式。同時今年她也入選了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真實的染色體和教科書中的并不一樣
高福
作為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今年一開年高福院士就處于風口浪尖上:疾控中心團隊完成了SARS-CoV-2 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及時提交病毒完整基因組,但發表的國際頂尖級醫學雜志成果卻受到爭議,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高福院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科研工作者應該給出的答卷。 《柳葉刀》發表高福、馮子健團隊文章:中國舉措有助全球更好防疫 高福院士團隊最新發表論文:新冠病毒重要靶點N蛋白新發現 高福、嚴景華等發表Cell文章:針對冠狀病毒的通用疫苗策略
李文輝
11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借其在推動乙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榮獲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中國科學家首獲乙肝研究最高獎
張亭棟
數千年來,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曾被試用于多種不同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APL,被譽為三氧化二砷治療癌癥的奠基式代表人物。2020年,他榮獲了未來科學大獎。 饒毅:張亭棟等砒霜治療白血病的部分論文 屠呦呦與張亭棟獲GSK生命科學杰出成就獎
付向東
6月,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付向東團隊發表了Nature封面成果:僅需一步的轉分化技術可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誘導產生新的神經元,逆轉帕金森??!這一成果受到了神經科學領域的矚目,然而之后又爆出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楊輝研究員,由此引發的付楊爭論更是激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 逆轉帕金森??!付向東教授發表Nature封面文章重要成果
劉如謙
劉如謙(David Liu)繼單堿基編輯(Base Editor)和先導編輯(Prime Editor)后,2020年在基因編輯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首次實現線粒體精準基因編輯。同時今年他也入選了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來了來了!David Liu最新《自然》公布精確編輯線粒體DNA的基因編輯技術 精確編輯線粒體DNA:David Liu再發表無CRISPR的DNA編輯器
石正麗
2020年對于石正麗來說升騰跌宕,2月其研究組在Nature發文,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來源,但是關于病毒起源依然受到爭議,為此她發表聲明:“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系。”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最新Cell發文:SARS-CoV-2 hACE2轉基因小鼠感染模型 2月3日,石正麗等人發表Nature:揭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來源
設計制作:生物通